中國1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到新診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9.0%或者FPG≥11.1mmol/L時,需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選擇基礎+餐時胰島素每日1-3次注射,或預混胰島素每日2-3次注射,或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CSII)。那么短期強化治療過程中實際能達到怎樣的血糖控制情況呢?短期強化治療過程中血糖控制水平與臨床結局是否相關?強化期間低血糖是否影響臨床結局?指南中提到的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的血糖目標是否合適?
李延兵教授團隊通過對244名新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景回顧(20000+條血糖記錄,4000+條胰島素治療記錄)強化治療期間血糖情況與臨床結局的探討發現:強化治療期間的平均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動指標(MAGE、SDBG)均與正常人水平相近;緩解組與非緩解組患者強化治療期間血糖控制水平存在差異,P<0.05;平均血糖與緩解、胰島素功能和胰島素敏感性的恢復均相關;MBG上三分位組(較高)患者緩解比例低,而中三分位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不顯著增高,但緩解率顯著高于三分位組。

以上研究基于MBG中三分位組血糖提出了新降糖目標,若以該組血糖指標95%作為降糖目標值,得到MBG 6.1mmol/L,FBG 5.6 mmol/L,2hBG 7.6 mmol/L,但是這一切點需要在前瞻性研究當中驗證。
關于強化治療中低血糖發生是否影響臨床結局,ADVANCE研究給出了答案,該研究發現伴輕度低血糖的受試者大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反而更低,也就是說輕度低血糖事件未必導致不良后果,但是伴嚴重低血糖患者心血管事件(HR 2.88(2.01-1.12)和死亡率(HR 2.69,(1.97-3.67))增加。香港隊列研究指出:輕度低血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無關。
因此,相關研究給出了重要的臨床提示:強化治療期間的嚴格血糖控制有利于獲得良好的臨床結局;獲得緩解的最佳血糖目標可能需較現行標準更嚴格;強化過程中出現的輕微低血糖是胰島素敏感性恢復的反映;強化期間需加強血糖監測,達標后應當根據情況迅速減量;減量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非餐后狀態的低血糖(尤其是中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