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過程中也要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他人的抗糖經驗,助力自己成功控糖。今天給大家分享7個養生方法。
1.搓面法
即先搓熱雙手,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可反復十余次,至面部輕微發熱為度。
搓面可以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搓面不僅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當糖友感到困倦和疲乏時,適當搓面,也有助于緩解困倦和疲乏。搓面部的時候,由于會刺激眼部周圍穴位,起到眼部按摩作用,有助于預防眼疾;一些糖友由于每天坐著看電視或電腦,精神差時搓面,不僅可以提高精神,還能帶動肩部運動,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肩周炎。
糖友要注意搓面的力度不要過大,避免損傷皮膚,搓面時要注意由下向上,有助于提拉皮膚,預防皺紋產生。因為搓面比較簡單,糖友除早上搓面外,其他時間可根據自身情況,每天搓面部2~3次。
2.運目法
瞪大雙眼,在頭不動的情況下,盡量使眼球不停轉動,先從右向左轉10次,再從左向右轉10次,然后停止眼球運動,放松肌肉再重復上述運動,如此3遍,此法能起到醒腦明目之功效。
通過眼球自主運動,可以對眼內部神經進行按摩,使眼部氣血暢通,達到緩解眼疲勞的效果。
3.擰耳法
擰耳法是指雙手搓熱掩耳,低頭、仰頭5~7次,可使頭腦清凈,去除雜念。耳朵周圍穴位眾多,如耳尖和頭竅陰等,掩耳的同時可拉摩耳朵上的好多穴位,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反復低頭仰頭,還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充足的血液供應可使頭腦清醒,讓人感到輕松。
人體的頭部血液供應可使微血管及微循環暢通,同時使呼吸深長,血氣旺盛,肢體及大腦得到充
足供血和供氧,人才能感覺神清氣爽,渾身有勁。
4.提氣法
在吸氣時稍用力提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后,再緩緩呼氣放下,每日可做幾次,有利于氣的運行。提肛運動的主要要領是:吸氣時收縮肛門,如忍大便狀;呼氣時緩慢放松肛門,如尿小便狀,一提一松,為一次提肛運動,可每日堅持做2~3遍,每次持續5分鐘左右。
5.摩腹法
便秘是糖尿病病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通過腹部按摩,可以有效緩解或預防便秘。在室內可取仰臥位,在室外可取站立位。先把雙手搓熱,然后用一只搓熱的手放在肚臍上,另一只手壓在這只手上面,圍肚臍環形按摩,使腹部下陷1~2厘米,每天早、中、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
6.摩足法
在我們的足心有一個長壽穴—涌泉穴。位于腳心最凹陷中,涌泉具有健腎、理氣和益智的功效。糖友除了每天晚上洗腳后,用手心搓左右腳底外,其他時間可利用不同的方式按摩足,如兩腳底互相搓,用左腳先搓右腿腕,然后再用右腳搓左腿腕,或用梳背梳腳心等都可以。
7.梳頭法
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用手指梳頭,從前到后按搓頭部,每次100下。如有條件的話,最好隨身帶把小木梳,沒事時,用十指梳完頭后,再用小木梳梳頭100下,然后用梳背,左右手交替,圍著脖子梳上幾圈,再梳梳雙手手心和手背。經常梳梳頭、脖子和手,不但有助于疏通氣血,清醒頭腦,而且還渾身輕松,不易落枕,不易得頸椎病。

上述這些抗糖妙招,不但簡單易學,而且抗糖效果好,關鍵是要做有心人,堅持、堅持、再堅持。每天堅持做幾次最多用1~2小時,不僅延年益壽,而且促進健康,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