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bzlra"></ins>
      <output id="bzlra"></output>
      1. <sup id="bzlra"><small id="bzlra"><delect id="bzlra"></delect></small></sup>

          當前位置: 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治療 > 糖尿病患者不知道這些常識,藥物降血糖效果大打折扣

          糖尿病患者不知道這些常識,藥物降血糖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 來源:糖友網 時間:2020-05-14 14:10:23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科學的選用藥物,不僅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要想做到科學,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下面這些知識你得知道。
           
            弄清降糖藥的分類
            01磺脲類:磺脲類降糖藥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口服降糖藥。其主要作用機制是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達到降血糖的作用。臨床常用的有優降糖、達美康、格列美脲等。
           
            02格列奈類:屬于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這類藥降糖作用快而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代表藥物有諾和龍、唐力等。
           
            03雙胍類:此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增加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影響葡萄糖在胃腸道的吸收等途徑降低血糖,適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臨床常用的有格華止、美迪康等。
           
            0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一類以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比較成熟的治療糖尿病藥物,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常用的有拜唐蘋、卡博平、倍欣。
           
            05噻唑烷二酮類:也稱為“胰島素增敏劑”,該類藥物與體內受體結合后激活,從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和高糖血癥代謝紊亂,與此同時,這一類藥物在降血壓、調節脂質代謝、抑制炎癥反應、抗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對腎臟的保護方面也顯示了作用,臨床常用的有羅格列酮(文迪雅、太羅)、吡格列酮等。
           
            06DPP-4抑制劑:是一種基于腸促胰素(GLP-1)機制的新型降糖藥物,適用于胰島B細胞仍有一定功能的糖尿病患者,臨床常用的有西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等。
           
            07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GLP-1受體激動劑優點在于其降血糖的同時還具有額外的心血管獲益,而且可以減少食物攝取和延緩胃排空,有利于控制體重,低血糖事件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使用胰島素的時候。臨床常用的有艾塞那肽,貝那魯肽,利拉魯肽和利司那肽等。
           
            08SGLT2抑制劑:SGLT2抑制劑可以降低餐前和餐后血糖的水平,SGLT2抑制劑并非刺激胰島素分泌,所有使用者的低血糖風險比較低,而且SGLT2抑制劑對糖尿病腎病有治療作用。臨床常用的有恩格列凈、卡格列凈和達格列凈等。
           
            09胰島素:胰島素分為短效胰島素、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中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基礎胰島素。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是剛剛發現的糖尿病,但血糖很高,提示患者胰島素的分泌能力很差,要進行短期胰島素的強化治療。等患者血糖控制穩定,可以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或可最終停用胰島素。
           
            藥物要選對
           
            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糖尿病患者藥物選擇一定要個體化,適合別人的藥物未必適合你。
           
            例如,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應首選雙胍類或α-糖苷酶抑制劑,因它們不增加患者體重,而服用磺脲類藥物可使體重增加;腎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應選用糖適平、諾和龍,因為這種藥少量經腎排出,對腎臟影響小。
           
            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個體化選擇藥物。
           
            藥物使用時間要對
           
            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服藥方法,服藥方法不對,不僅會降低療效,而且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01早晨空腹服用的藥
           
            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主要有:文迪雅(馬來酸羅格列酮片)等。由于此類降糖藥作用時間較長,降糖作用可以維持24小時,故每日早餐前服藥1次即可。
           
            02餐前服用的藥
           
            磺脲類降糖藥,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這類降糖藥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而發揮作用的,在餐前30分鐘服用磺脲類降糖藥,進餐的時間正好是藥物開始起效的時間,隨著食物的消化吸收,藥物的作用也同時在增強。
           
            格列奈類藥物,包括那格列奈、瑞格列奈,需要餐前5-20分鐘服用。
           
            短效胰島素、速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需要餐前注射。
           
            03進餐時服用的藥
           
            此類有阿卡波糖(拜唐蘋)、伏格列波糖(倍欣)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其主要作用是促使餐后血糖值下降,它們需要膳食中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否則藥物不能發揮作用。
           
            04任意時間服用的藥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SGLT2抑制劑類藥物,如恩格列凈、卡格列凈、達格列凈;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上述藥物服藥時間不受進餐影響,可在每天的任意時間、與食物同時或分開服用。
           
            中效胰島素和長效胰島素,使用時間與進食無關,晚上注射即可。
           
            05餐前和餐后吃均可的藥物
           
            雙胍類藥物(二甲雙胍)可以進餐之后吃,也可以餐前服用。
           
            5個用藥誤區不要有
           
            誤區一:診斷為糖尿病立即用藥
           
            對于新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一般不主張立即進行藥物治療,而進行非藥物治療,如果沒有糖尿病的急、慢性并發癥,代謝紊亂不太嚴重者,可以選擇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非藥物治療。
           
            誤區二:口服藥對肝腎有損,應盡早打胰島素
           
            胰島素主要以胰島素相對缺乏為主的患者,這些人補充了胰島素或服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血糖就能達到正常水平。但對于一些胰島素抵抗的肥胖糖尿尿病患者并不適合。
           
            誤區三:同一類藥物混合使用
           
            同類藥物混合使用是用藥中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兩種藥混合使用很可能會導致嚴重低血糖。
           
            誤區四:頻繁更換藥物
           
            不要認為某種藥物無效就更換藥物,合理的方法是,根據血糖水平逐漸調整服藥的劑量,如果服至該藥的最大有效量時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藥或與其他藥物聯用。
           
            誤區五:只吃藥,不復查
           
            定期復查血糖不僅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作為選擇藥物及調整藥量的重要依據。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糖友網”的所有文字內容及圖片,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獲取授權、投稿及合作請聯系:010-51099090轉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