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患者常伴有血管及神經病變,可引起肢體缺血、感覺減退,在感染和外傷的情況下極易發生組織壞死。這些皮膚改變可提示糖尿病腎病的出現。
皮膚長水皰,這些皮膚改變可提示糖尿病腎病的出現。
糖尿病腎病患者常伴有血管及神經病變,可引起肢體缺血、感覺減退,在感染和外傷的情況下極易發生組織壞死。這些皮膚改變可提示糖尿病腎病的出現。
皮膚水皰:臨床癥狀類似灼傷性水皰。水皰壁極薄,里面含有透明狀漿液,水皰周圍無紅暈。一般情況,水皰長在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邊緣,可呈單個或多個出現,在數星期內可自愈,但又會反復。
頸部毛囊炎:可在后頸枕部出現膿頭痱子樣的炎癥,有觸痛感,并可發展為癤子或者蜂窩織炎。膿液排出后可自愈,但時隔不久又會復發。
足部壞疽:患者可常發生足部痛,溫覺消失、干燥易裂,易發生潰瘍、化膿、壞死,并且難以愈合。
北京同仁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黃雯說,腎臟病早期的臨床表現很隱匿,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一旦有了癥狀就會來勢兇猛。“其實篩查早期腎臟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尿常規,每年花二三十元做一次尿常規檢查,這樣就能及早發現蛋白尿或鏡下血尿(顯微鏡檢查才能發現的血尿),相當于給腎臟做個保險。”黃大夫說,一旦在體檢抽血發現“血肌酐”升高時,表明腎小球的濾過率丟失已超過50%,即腎功能已損失過半了。經常浮腫、腰酸、小便泡沫多、夜尿多的人應及時檢查。
糖尿病和高血壓人群,可檢測微量白蛋白尿。若先查尿常規,結果呈陰性,但鑒于有糖尿病或高血壓,擔心腎臟有損害,可再查查微量白蛋白,費用一般是70元。因為微量白蛋白尿,一般是腎小球損害的早期表現,而尿常規檢測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