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2020年2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文件數據顯示:中國診所總數已經達到24.2萬。
“隨著政策的放開,我國基層醫療發展前景可喜。但這么多機構參與競爭,就必然促使診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服務就需要醫生有更專業的診療水平,而專業的診療水平離不開專業的臨床檢驗。”2020年10月19日-20日,三諾iPOCT標準化實驗室在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上首次發布,三諾生物產品經理倪子舜以這一不可忽視的現狀為背景,為行業代表們“引見”了這一全新面世的基礎標準化實驗室。

第83屆CMEF三諾生物展位的iPOCT標準化實驗室展區頗受關注
直擊痛點“對癥下藥”
一直以來,基層化驗的痛點主要由三個原因造成,首當其沖的是標本通量低、零散,這就導致大型專業的設備投入產出比低,無法產生規模效應;其次,基層有限的專業人員流動性大;加之經費有限,高精尖產品相對缺乏。
“我們看到,很多診所、醫院仍舊停留在很原始的就診狀態,醫生開藥更多憑借經驗,患者從小病拖成大病的風險比較高,更談不上做好慢病管理。同時,這樣的診療模式也很難獲得患者的信任。”倪子舜總結道。他同時指出,在技術壁壘被不斷沖破、產業分工逐漸明細的今天,診所經營面臨的最大成本不是在技術端、管理端,而是在用戶端,顧客的認知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三諾生物產品經理倪子舜在發布會上介紹iPOCT標準化實驗室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三諾iPOCT標準化實驗室解決方案給出了“答案”:問診流程標準化和檢驗管理體系化。即通過信息化技術,更高效地管理患者既往信息,以便給出更優診療方案,對于社區慢病管理大有助益;利用AI技術,依據檢驗結果為基層醫生即時呈現輔助結果解讀,醫生則通過檢驗報告結合臨床循證依據給予最準確的治療方案;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打通醫患溝通渠道,通過跟蹤管理及時提示復診和預警,甚至進行遠程管理。
智能精準無限可能
iPOCT標準化實驗室的理念是通過更快的檢測響應,更小的空間要求,與更智能的系統輔助為基礎,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一個相對更低門檻的標準化實驗室方案。“基于創新技術,只需要一張桌子的空間,就可以部署iPOCT標準化實驗室。”倪子舜概括道。
盡管空間更小,卻涵蓋了iCARE-2000生化、凝血平臺等小型桌面式檢驗設備和智能實驗室系統??蓹z驗包括C反應蛋白、超敏C反映蛋白、淀粉樣蛋白A、血常規等炎癥項目,血糖、血尿酸、血脂四項、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慢病相關指標,以及常規生化指標、心腦血管疾病相關指標等。覆蓋常診治和管理的糖尿病、呼吸道炎癥、冠心病、痛風、腎炎等多種病種,為全科醫生提供了更為精準的循證依據,解決了更多病種的診斷能力。

展會來賓(右)在三諾iPOCT標準化實驗室展區了解詳情
此外,通過與HIS系統的無縫對接,該實驗室檢測報告可直接傳輸至醫生的HER,醫患溝通的信息墻被打通,從而減小診所流程管理的難度。實時結果信息化解讀、歷史結果云賬號查詢等院內外一體化管理,則讓患者的就醫體驗顯著提升。“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倪子舜總結道。
三諾生物自2002年創立以來,產品從單一的血糖儀及試條發展到覆蓋血糖、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尿酸等多項糖尿病指標檢測的完備產品線。聚焦專業領域,三諾生物將不斷創新,積極拓展POCT檢測業務,為慢性疾病患者和醫療健康專業人員提供更多“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