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糖尿病治療,并非一時之事,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面對疾病時并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樹立信心,認識到該病目前和許多疾病一樣,雖不能根治,但并非不治之癥,如果控制得當,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的。
其次,因為糖尿病的治療需長期飲食控制、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定期檢查血糖等措施,所以糖尿病人要克服畏難情緒,把治療及監測行為培養稱為一種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就不會成為我們生活的負擔。當我們自己能按照要求執行時,希望大家可以想想辦法獎勵自己一下,告訴自己:我做得很棒;當然也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責怪自己。
再者,不管面對生活還是疾病,都要有“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一種態度?;颊咭J識到面對疾病逃避不能改變現狀,要接受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客觀現實,明白自己并不是孤獨的,也許還有人的問題比自己的還嚴重。當患者接受了一個“不完滿的自己”后,要采取積極的態度,繼續做自己患病前可以勝任的事,包括工作、學習、交際、培養興趣愛好等,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一些。

另外,糖尿病人最好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戶外光照活動,有利于抑郁的緩解。建立有效的、積極的宣泄方式,比如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更建議參加一些集體項目,多些與人的交流,這樣有利于帶來愉快的心情。
還有,要學會在煩惱時,能提醒自己,讓它停下來,并且轉移注意力,做一些能讓自己開心投入的事情。
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請專業的臨床心理醫生給予心理健康水平的評估,如果發現患者已經達到了“焦慮癥”或“抑郁癥”的嚴重程度,則可在專業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郁劑或抗焦慮藥物,配合放松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