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級親屬與患者的遺傳背景相似,存在遺傳易感性,所以是糖尿病發病的高危人群。目前糖尿病發病低齡化趨勢日益顯現,究其原因,遺傳因素占有重要地位?,F已證明的糖尿病發病家族聚集現象也說明該疾病具有顯著的遺傳特征。此外,環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發病中起到了促進作用,其中肥胖、過多能量攝入和少動的生活方式等均是重要的誘因。這些因素的共同存在導致了糖尿病發病的必然性和提前趨勢。因此,全社會在強調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同時,也應關注對其一級親屬的教育和指導。
減少不良環境因素的刺激,可以有效地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對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意義重大,同時也減輕了家庭、社會的壓力和經濟負擔。糖尿病患者及其一級親屬也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
如何行之有效地對這類人群進行管理呢?早期實施生活方式干預,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無疑是預防一級親屬進展為糖尿病最基本的干預措施。首先患者及家屬應對該疾病的發病特征有正確的認識并引起足夠重視,克服僥幸心理和畏懼情緒,早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了解飲食宜忌,適當減少熱量攝入,加強體育鍛煉,選擇適合自己能長期堅持的鍛煉方式,避免肥胖。同時定期進行血糖、血脂、血壓監測,對早期發現血糖、血脂異常,及時治療有著重要意義。全社會也要發揮雜志、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將正確的、科學的防病治病觀念傳達給廣大人群,增強其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抵制社會上虛假醫療信息的誤導。
預防糖尿病,就從現在開始。
(作者:河北省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