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胰島素大部分是六聚體,也就是6個分子聚在一起,注射到皮下后,先分解為二聚體,再分解為單個分子而吸收入血。一般來說,胰島素都是餐前注射,而血糖高峰一般在餐后1~2小時左右,因此不希望注射的胰島素很快發揮作用。
如果注射過深到達肌肉,由于肌肉內血流豐富,吸收就會很快,血糖就會很快下降,患者就可能出現低血糖。待到食物吸收出現血糖高峰時,卻沒有多少胰島素發揮作用了。
如何保證注射到皮下:皮膚的最外層是真皮,作青霉素皮內試驗時就在這一層中形成小皰。真皮下面是皮下組織及脂肪,再下面就是肌肉了。要想可靠地把胰島素注射到皮下,一是用大拇指、示指或中指捏起真皮和皮下組織,但不能用所有手指把肌肉層也一起捏起;二是針頭以45度角斜刺入捏起的皮下組織。
常用的皮下注射部位:腹部、大腿外側、手臂外側1/4處和臀部。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層皮下脂肪組織而沒有較多的神經血管分布。如果患者自己注射就不可能對上臂一手捏起皮膚一手注射了。腹部則一般選擇在肚臍兩側一個手掌的距離內注射,因為越往身體兩側皮下層越薄。大腿也只能在前面及外側面注射,這是因為大腿內側的血管和神經較多,不宜注射。臀部的皮下層最厚,其次是腹部、手臂,大腿的皮下層最薄。
注:妊娠期禁止在腹部注射。